推广 热搜: 作文  学习方法  小学  方法  语文  中考  励志  初中学习方法  高考  高中学习方法 

二年级数学《平均分》要点、教材及教学深思

   日期:2021-02-23     来源:www.zhixueshuo.com    作者:智学网    浏览:383    评论:0    
核心提示: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科学,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,特别是小孩,更要去学数学,并且以此来构架我们的思维体系。学习数学就是在学一种

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科学,值得每一个人去学习,特别是小孩,更要去学数学,并且以此来构架我们的思维体系。学习数学就是在学一种思维体系,在平时教会小孩的过程中也要着重这一点。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二年级数学《平均分》要点、教材及教学深思有关资料,期望帮到您。

二年级数学《平均分》要点

  1、平均分包含的意思: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,每份分得同样多,叫平均分。

  2、平均分的办法:

  (1)把一些物品按指定的份数进行平均分时,可以一个一个的分,也可以几个几个的分,直到分完为止。

  (2)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,分时可以想:这个数可以分成几个如此的一份。

二年级数学《平均分》教材

  1、教学目的:

  1、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。

  2、掌握运用平均分。

  3、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,打造“平均分”的定义。

  4、让学生充分经历“平均分”的过程,明确“平均分”包含的意思。

  5、初步认识“平均分”

  6、引导学生感受“平均分”与实质生活的联系

  7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

  2、教学重点:

  理解学会平均分包含的意思,办法。

  3、教学难题:

  学会平均分的办法。

  4、教学筹备:

  各种食物若干。

  5、教学过程:

  (一)创设情境,感受“平均分”

  (1)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品。老师要送给你们。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,需要把糖果分完。(每一组的糖果的数目不相同)

  (2)各小组动手操作

  (3)各小组汇报状况,教师板书。

  (二)观察问题

  (1)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,你发现了什么?

  (2)学生观察汇报。

  (3)从观察中大家发现有的组分的同样多,你们能给如此的分法取个适合的名字吗?

  (4)学生自己起名字。

  (三)出示课题

  (1)小朋友取的名字都非常不错,这部分在数学上大家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。

  写下板书:平均分

  (2)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,哪些组不是平均分。

  (3)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哪些方法使它平均分?

  (4)学生交流、汇报

  (设计意图):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。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、创造性。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,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学生认识平均分。

  (四)学习平均分

  1、教学例2:把10个卡片平均分成5份,如何分?

  (1)论分配策略。

  (2)各小组动手分一分。

  (3)学生汇报分法。

  (4)你喜欢哪种分法?为何?

  2、分一分: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,每份应是多少根?(学生动手分一分)

  3、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,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。

  (让学生圈一圈,并说源于己的分法。)

  (设计意图):体现分法的多样化;开放题拓展常识,发展学生思维。

  (五)应用拓展,理解平均分

  1、训练三第2题。

  (1)一定2、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。

  (2)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否平均分?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如何做?

  (3)学生交流讨论汇报。

  2、实践活动:插花活动

  3、列举日常平均分的实例。

  (设计意图):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;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,为将来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。

  6、教学结束:

  学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想法和收获?请同学们写出来。

二年级数学《平均分》教学深思

  在《平均分》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,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质设计了各种情境,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。学生学得主动,课堂氛围热烈,常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。
  深思本课的教学,我有以下几个方面认识:
  1、着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。
  在教学中,我创设了分糖果的情境,让学生自由地分,学生汇报,老师板书展示出了好几种不一样的分法。为了从中引出平均分,我提了一个问题:你们最喜欢哪种分法呢?为何?不少学生立刻就把是平均分的分法找出来了。学生说了我们的理由,与平均分的定义相去不远,我立刻用比较规范的语言总结出了平均分的定义。然后,让生第三观察黑板上的分法,汇报交流哪些是平均分,哪些不是平均分。
  2、着重常识的二次借助。
  学生经过一次实质操作,对“平均分”有了初步的理解,再进行“分橘子”,大部分已能独立完成这一任务,学生提出了不少平均分的办法,需要师生一同探究办法的化。在后面的闯关游戏、巩固训练中,通过让学生说一说,把不是平均分的改成平均分,通过对比的办法,让学生明确“平均分”与“不是平均分”有什么区别,进一步加深学生对“平均分”定义的理解。
  3、渗透知道决问题方案的多样性。
  在闯关游戏、巩固训练时,我设计了四关,通过“判一判”、“填一填”、“画一画”、“圈一圈,分一分”形式多样的习题,既考查学生对平均分的学会程度,渗透解决问题方案的多样性,又培养小孩多方位考虑和解决日常实质问题的能力。
  总之,本节课我给学生创设了好的活动空间,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,把物体平均分现象展示给学生,把生活和数学相联系,在学生感受“同样多”的基础上概括出“平均分”的定义,明确“平均分”包含的意思,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“平均分”的表象,为认识“除法”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。在此基础上认识除法,才能收到水到渠成、事半功倍的成效。

 
标签: 小学二年级
 
更多>智慧教育相关文章
考试报名
推荐图文
推荐智慧教育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
学知猫-成人高考,自学考试,会计职称,中小学教育培训